文艺评论丨综艺老友记:检验“熟人”的试剂
自“0713再就业男团”伴随着《快乐再出发》重新翻红后,越来越多的真人秀将叙事视角对准了“熟人”关系。今年夏天,《快乐的大人》《是好朋友的周末》《团建吧!七斋》《中国好滋味》等友情向社交综艺集中上新,以团建式的叙事基调和松弛的氛围感成为慢综艺赛道上的全新探索方向。为何综艺创作越来越倾向于“熟人局”?又该如何恰当选择综艺节目里的嘉宾?背后蕴含的嘉宾美学议题值得探讨。
亲疏远近,对于嘉宾艺能感的不同释放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人”是综艺节目的核心,不同于电影、电视剧艺术形态中的人,综艺节目里的“人”是活生生的“我”,是以本人真实的身份、面貌、性格、思想意识进行表达、表演的主体,其个人表现、与他人之间的碰撞反应共同构筑了节目的具体内容,跃然于屏幕成为受众的凝视对象。尤其是真人秀节目,依托“人”而建构节目主题,嘉宾融主持、表演、互动于一身,承担着更为复杂全面的角色功能。节目内容的精彩程度更加依赖嘉宾本身的人格魅力,节目与人之间的联结度更加紧密,相互赋能以彰其特。
因此,嘉宾之间的关联度成为当下节目确定人选的重要考虑要素。克尔凯郭尔在《关于人的本质的哲学》里谈到人的真正存在其实就是一种关系,一种自己对自己的关系和一种对他人的关系,人作为全部社会关系体系集中而具体的表现,是这些关系自觉而积极的体现者和创造者,这在综艺节目中得以淋漓尽致的展现。尽管综艺也存在剧本大纲的引导,但带有模糊性指向,节目录制过程抓取更多的还是嘉宾真实、即兴的反应和表达,以及他们之间的碰撞火花。具体到不同节目中,对于嘉宾关系的诉求各有异同,其中的深意也大有玩味。
从当前的综艺市场反馈来看,以明星为主要参演嘉宾的节目,彼此熟识度愈高,呈现出的节目效果愈好。例如《欢迎来到蘑菇屋》,当初是作为新一季《向往的生活》开播的临时预热节目。由于经费有限,节目组找到陆虎,请他召集友人共同参与录制。于是,他呼唤了一帮同为“快乐男声”的老友前来体验田园生活,没想到这档轻体量综艺取得了惊人的收视成绩,之后在观众们的真情呼吁和热烈追捧中诞生出了真正为他们六人量身定制的团综《快乐再出发》,成为大陆综艺史上一档完全原创的,也是为数不多由观众自主传播并反向催生的国内高分综艺代表。节目通过“音乐”线索贯穿整场旅行体验,以“友谊”作为沟通交流的切入点,展现具体的人与人的关系、失意中年之间的感同身受和再就业奋发的惺惺相惜。因为嘉宾之间有着刻骨铭心的共同回忆,且在这15年间经受着较为相似的波折坎坷,所以他们展现出来的状态非常真实、自然,给予普通人的同理心和设身处地的着想也更加切实、温暖,赢得了大众共鸣。尽管节目硬件设施较为简陋,但其内容表现和价值观输出都足够真诚,为节目传播提供了良好的正向引领作用。
当前,聚焦明星群体的熟人社交正在成为吸引年轻人关注的综艺新样态。根据不同的主题架构和嘉宾关联,主要体现为以下三种类别:以户外共同参与的具体形式实现好友汇聚,如旅行真人秀《快乐再出发》、露营真人秀《是好朋友的周末》;以固定搭档加上与其他好友连接的层级模式展开场景化空间聚会,例如邀请朋友来家里做客的《毛雪汪》,节目每期的议题设置均由“MC”(固定节目嘉宾)毛不易和李雪琴共同决定,被邀请的飞行嘉宾要么本身就是他们的好友,要么是他们想要成为朋友的人,充分发挥嘉宾的自主性(总台新青年生活分享节目《你好生活》亦如是,以撒贝宁、小尼为主要人物,通过每期不同好友的参与合力完成节目演出任务);从已熟知的群体中凝练衍生出的定向团综,例如为《浪姐》第四季成团姐姐们打造的《中国好滋味》。
尽管这些节目涵盖了旅行、美食、谈话、推理等多样题材,但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即注重内容的陪伴性和治愈性,强调嘉宾自身对公共话题的私人化表达,因此既需要保证嘉宾本身对节目话题的讨论兴趣,又要激发嘉宾之间的真情互动,而实现这二者的氛围基础通常建立在彼此熟稔的场域中,毕竟人在熟悉的环境下更能表现得轻松、自在,敢于展现冒犯、吐槽的艺术表达形式,这样的沟通氛围不仅有利于提升嘉宾的艺能感,还有助于后期在嘉宾们的真诚表达和分享过程中提取节目亮点与精华。
而以素人参与为主的养成类、选秀类节目,则更适合从“陌生”关系入手进行打造,一方面展现嘉宾性格特征的多样性,另一方面激发彼此碰撞的意外感,从而通过从“陌生”走向“熟悉”的关系动线立体化展示人物的成长,以不断产生的冲突、矛盾制造新奇感、意外感,拓宽审美层次,丰富审美快感。例如今年爆火的综艺《种地吧》,十位素不相识的小伙子在192天朝夕相处的田地里,成长为风雨与共、收获62.66吨可供万余人食用一个月稻谷的麦田守望者。
真诚,归根结底的出彩秘诀
好的嘉宾不仅能够提升节目的精彩度,还能通过自身的思考延展节目的思想价值,与屏幕前的受众实现情感共鸣。因此,熟人社交综艺的嘉宾选择更为复杂,在不考虑预算的前提下,除了嘉宾之间的熟识度、关联性之外,还需综合他们自身的多方面因素进行考量。
首先要有足够的真实。好的真人秀尽力追求“真”,要求嘉宾在镜头前既不故意伪装、隐藏,也不硬凹人设,以自己本真的模样充分融入到节目情境之中。《奇遇人生》第一季就因真实获评豆瓣高分。节目里不再充斥花哨的套路、劲爆的八卦,而是在主持人与好友共同奔赴的一场场触及心灵的旅行中探索人生。节目以柔和的叙事节奏、真实的人物动态和克制的情绪把控为我们展现了嘉宾们的不同人生观,引发受众深思。
其次要具备较强的共情能力。共情可以有效形成不同人群的链接,从而将平凡日常注入饱满的情感温度,加深理解与沟通。当《快乐再出发》越来越受到大众欢迎,从而赢得更多招商后,嘉宾陈楚生主动提出要给幕后工作人员涨薪,并向工作人员真诚告白:“这是我们共同的节目,不是只有我们六位嘉宾的节目”,这突如其来的一幕触动了屏幕前的受众,增添了节目的温情色彩和人文关怀。
机智的反应能力同样重要。快速敏捷的反应能力不仅能够在关键时刻有效化解尴尬,还能为节目提供意想不到的笑点,丰富节目的趣味性。例如徐志胜和汪苏泷总是能够凭借他们敢于自嘲的娱乐精神和机智快速的反应能力,将与自身或对方有关的代表性标签、事件拆解为插科打诨的“梗”,转化为互动语料,增添了节目的娱乐效果。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具备一定的人生见解。真人秀具有高度的随机性与变化性,在此过程中更容易彰显嘉宾为人处事的态度和心智。李雪琴在《桃花坞》中曾说:“我从来没有在哪一次生离中流过眼泪,因为与还健在的人离别是这个世界上第二浪漫的事情,从此离别之后的每一次相遇都是重逢,而重逢是第一浪漫的事情”,诗意的语言、温暖的基调带领受众重新解读了人与人的关系,为节目添上一抹浪漫主义色彩。这些既是嘉宾的“金句”,也是节目的价值观输出,嘉宾作为替代式体验主体,唯有具备一定的人生阅历和文化修养,才能以真实、真切的表达发表相关见解,以当下情境相同的身份、立场联通受众与自我,赋予“此刻”“瞬间”全新的解码意义。当嘉宾的这份具有私人化情感体验的表达引发了屏幕前具有相似经历的受众的共鸣,能够促使受众从观看节目的公共空间中再度建构出专属自我的个体情感空间,通过镜像演绎形成情感投射与认同,从而获取审美升华。
综艺,归根结底是关于人的艺术,依赖嘉宾们的具身性体验和情感化表达,唯有真诚才能被看见,被认可。而真诚的前提是尊重,一方面,需要节目创作团队尊重嘉宾,不把他们作为单纯的消费工具,充分激发他们作为“活生生”的人的能动性;另一方面也需要嘉宾尊重节目与观众,全身心投入内容生产,而不只是当成任务通告走过场,双方秉承“彼此成就”的理念在足够的尊重中建立信任联结,共同为节目赋能,从而实现与观众的真诚对话。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