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观热点:北京:自然岸线保有率69.5% 动物“交通”和“补给”更便利
(资料图片)
自然岸线是水、陆生态系统交互的关键区域,也是生物的重要通道。5月22日,在国际生物多样性日到来之际,北京市生态环境局召开发布会通报,2022年北京市自然岸线保有率达到69.5%,同年,全市生物多样性阶段性调查实地记录69种自然和半自然生态系统群系,包括森林、灌丛、草地、沼泽与水生植被等类型,2020年至2022年三年累计记录108种。
图为2022年11月1日拍摄的北京野鸭湖国家湿地公园内的赤膀鸭。新华社记者 鞠焕宗 摄
“对青蛙等两栖动物来说,自然岸线提供了良好的交通条件,实现了水里和陆上的通行自由;对一些鸟类而言,自然岸线是休憩、捕食、饮水的补给站和中转站。”北京市生态环境局自然生态保护处处长曹志萍介绍,永定河、潮白河、温榆河等重要河流自然岸线保有率连续两年稳定保持在75%以上,这些自然岸线,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良好自然条件。
为摸清生物多样性本底情况,按照生态环境部相关技术标准,北京市制定计划,于2020年至2025年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本底调查工作。2022年,阶段性调查实地记录了各类物种3560种,2020年至2022年累计记录了6408种。
曹志萍介绍,通过三年的调查,从生态系统看,北京的典型生态系统类型包括蒙古栎林、白桦林、山杨林、元宝槭林、胡桃楸林等温带落叶阔叶林,以及油松林、侧柏林、白皮松林、华北落叶松林等温性寒温性针叶林。北京全市生态系统类型稳定性逐渐增强、持续性不断保持向好趋势。
此外,2022年,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指数(EI)为71.1,同比增长0.4%,实现连续多年稳定提升,生态环境质量优良。据了解,EI是统筹考虑城市尺度环境质量、生态空间格局功能和生物多样性状况的综合性指数。(记者倪元锦)
标签: